[腕表之家 高奢珠宝]不管是时装、腕表还是珠宝,中国元素在时尚界一直备受推崇,只是当我们被一些大牌们所谓的“中国风”一次又一次雷到之后,我们似乎对于“中国风”的作品就不再抱有期待。然而,还是有那么一批优秀的设计师,凭借对中国文化独到的理解,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美到移不开眼的作品。Miss J+今天就给你们介绍几个优秀的“中国风”珠宝设计师,看看他们到底赢在了哪里。
翁狄森
提起“中国风”珠宝,绝对绕不开翁狄森。这个出生于1970年的华裔珠宝设计师,被誉为中式珠宝设计的代言人。他曾以中国的剪纸、窗花、景泰蓝、如意锁、香囊等为灵感设计出了许多形神兼备的“中国元素”珠宝。精美别致的作品不仅俘获了林青霞、刘嘉玲等女神的芳心,更受到了前任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欧巴马(Michelle Obama)青睐,堪称中国珠宝设计界的骄傲。
翁狄森曾说过:“我的第一个志愿是做电影,但是我想讲的中国故事已经让李安、王家卫讲了,他们已经很成功。我的第二志愿是做纯艺术,我想将中国传统艺术与之结合起来,但是当时已经有很多当代的艺术家已经实现了我心中的抱负。后来,专职做了珠宝设计并一直走到了现在。”或许正是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入骨髓的爱和不懈的热情,翁狄森才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作品。
剪纸和景泰蓝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翁狄森自是不会放过。上面两款作品在拥有超高颜值的同时,其实背后的工艺甚是复杂,不管是镂空还是钻石的镶嵌,都很考验技师的技术。这样“颜艺双修”的作品,自是应当被宠爱。
Tip:
景泰蓝,学名铜胎掐丝珐琅,又称烧青,是金属胎嵌搪瓷工艺在中国衍生出来的一个独立品种。其原本只在宫廷监管下制作,19世纪其技艺流入民间,成为“燕京八绝”之一,并且逐渐扩散至各地。
刘斐
如果你是资深的珠宝迷,那刘斐这个名字对你来说应该不陌生。作为首位获得年度UKJA英国珠宝大奖的华人设计师(此奖项被誉为珠宝领域的“奥斯卡”),刘斐在将中国珠宝设计带向国际舞台的这方面功不可没。虽然深受西方美学熏陶的刘斐在设计中会更推崇立体感和简洁性,但其作品同时融合了大量的东方元素和中国传统的珠宝制作工艺。
Feiliu “风云”耳环(Cloud & Wind Earrings)
要说最具“中国风”的珠宝材质,翡翠当数第一。上面这款手工雕刻的翡翠耳环是刘斐早期的作品,两只耳环分别以白金和黄金装饰。黄金耳环上镶嵌了白钻、蓝宝石和翠榴石。刘斐的作品大都有明显的东西融合特点,这款作品算是比较偏向“中国风”的。
刘斐说他喜欢立体的东西,因为人是活的,能360度展现珠宝的不同特征。上面这款三维立体铂金耳环,采用绿松石和钻石制作而成。耳环结合了现代电脑加工技术和传统打磨工艺,并借鉴中国古老的点翠工艺,可以说是科技和复古的完美结合。该作品获得了2011年国际铂金Lonmin作品设计大奖。
Tip:
点翠,是中国传统贵金属加工技艺。即用翠鸟羽毛镶嵌于金属底座上,制成首饰和工艺品,如扇子、屏风等。以点翠制作的首饰又称点翠头面。
陈世英
相较于刘斐和翁狄森,华人珠宝艺术家陈世英老师的作品在中国元素上的体现要显得内敛许多,若不细细品味确是无法深谙其中隐喻。其作品不仅仅是对中国图腾的简单刻画,而是指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把诸如庄周梦蝶等家喻户晓的故事通过具象的方式进行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蝴蝶象征着美好的爱恋和自由。“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梁祝化蝶的故事家喻户晓、令人叹惋;庄周梦蝶逃离尘世、步入极乐的故事令人向往。陈世英以此为灵感,创造出了这个如梦似幻、充满诗情画意的蝴蝶胸针。拥有绚丽色彩的蝴蝶胸针既是艺术臻品,也代表了我们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
“蝉鸣我思,禅明我醒,蝉儿入定,世静若止”,禅在中国哲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意象。以此为灵感,陈世英用君子之石——翡翠,打造了上面这枚“悟禅知翠”胸针。胸针采用帝王翡翠、紫罗兰翠玉、红宝石和钻石等制作而成,是“可穿戴的雕刻艺术品”的经典。
“中国风”在全球的刮起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事。而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有一些误解是难免的。我们不能期待“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但又无法容忍他们刚开始学习时说出的蹩脚到气人的普通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共同期待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风”作品出现吧。(图/文 腕表之家 Effe)